9696 – 中文站 | 科普文章,文史知识,英文演讲和英文书籍

简明科学大历史(上)

作者:不必关注(网名)     来源:http://www.xys.org/xys/netters/psi6b/bubiguanzhu.txt

(全文分上、三个部分。每个部分3000多字,各五小节。可通读,亦可随机阅读小节。)

天地玄黄,宇宙洪荒。“大爆炸”137亿年后,地球已45亿多岁且诞生生命38亿年,我们的先人——从黑猩猩分支出来,约600万年前总算出场了。猿人经历缓慢的演化,我们——智人,20万年前在非洲大草原崛起。智人几次尝试走出非洲,而后散布全球,凭借出众的大脑、灵巧的双手和口语交流等,“雄霸”天下。

五千多年前开始,人类又有了文明,告别史前时代。各地陆续发明的文字,比口口传递信息,更进一步累积经验和知识,配合财富和阶层等级的分化、城市诞生、农业商业分工、武装平乱打仗,以及其相应的需求,保障了古代科技能以某些形式持续推进。各早期文明在天文、历法、数学、艺术、机械或建筑工程等已取得令人惊叹的成就。往后数千年的发现发明中不乏科学的元素或成分,可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始终没有降生。

人天生有好奇心,探索未知,去认识世界和自己的脚步根本停不下来,但人的生物本能采用内省、直觉、体验、臆想、武断等方式方法,使得结论不客观不可靠,巫术、宗教或玄学的观点盛行,鬼神崇拜、神秘主义和生活流言大行其道。那些感性方法今天仍可占主导。

好在,世上总有与众不同的奇葩。

萌 芽
二千多年前,古希腊的哲人“爱智慧”,可劲儿思考和解释世界本质,无意间打下了科学的基础。

泰勒斯不从神界而从自然界找寻宇宙的构成,认为水生万物,成自然主义思想的鼻祖;毕达哥斯拉赞颂数学和理性,称宇宙遵循数学规则和比例,数学是哲学思考的核心模型,初建推导法则;德谟克利特和留基伯提出“原子论”,是还原主义思想的前驱;苏格拉底契而不舍地发问,持续怀疑、审视、反诘、辩论、核验,尽管没有留下著作和创立学派,却深深影响了后人;柏拉图继承前辈,相传他创办的雅典学院门口写着“不懂几何者不得入内”,他不信赖人的感官认识,认为只有经过理性推理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;亚里士多德是集大成的学者,在观察自然并对生物分类过程中,发明了著名的三段论,构建了第一套逻辑思维体系……

但是,公元4世纪,罗马帝国认基督教为国教,并改造其符合等级制,古希腊的宝贵思想财富非其神学,被否定、查禁,大量藏书和图书馆让教徒烧毁。随后一千年,被有的人讽刺为“黑暗的中世纪”里,广大欧洲被经院哲学和政教合一所笼罩,民众愚昧、闭塞,整体贫穷困苦,学术上死气沉沉。科学的萌芽遭受扼杀。

文明,比想象中脆弱。

转 机
万幸的是,科学种子在阿拉伯世界保存了下来,在蒙古征服者残酷摧毁前又回传到欧洲。

当时连通亚欧的阿拉伯帝国繁荣、自信,收集、翻译古典著作,吸引和尊重人才,像《光学宝鉴》的作者阿尔哈曾,成为了最早的实验家之一。

受巴格达的智慧宫影响,12—14世纪地中海沿岸掀起创办大学风潮,搞学术、育人才。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交战交流前沿,欧洲人获取许多古希腊典籍并翻译过来,才领悟自己祖上曾经阔过。继承了希腊哲人的求索精神和思想精华,欧洲学者在世界领先的阿拉伯科技、数学成果和其他文明的技术积累上,一步一步前推。

教会因十字军战败、致死瘟疫横行等被削弱了威信,而古希腊罗马文化日渐成为有钱人的时尚。14世纪,文艺复兴运动在相对富庶开放的意大利城市拉开帷幕,一些人渴求解放思想、重现古罗马“辉煌”,人本主义冲击着神权精神垄断。

12、13世纪,欧洲才掌握源自中国的经济好用的造纸术。1450年代,德国谷登堡铅活字印刷术发明,则辅助西方文明“反客为主”,其高效的印刷使书籍的数量、品种爆炸性增长,思想文化极大传播、发展,欧洲的人才乃至天才辈出……几十年后,一个又一个新人,做着自个想做的、觉得应该做的事,挑战旧观念旧习惯旧秩序,浑然不觉他们汇聚起来的力量有多大,也不预知彪炳史册的一系列革命因此发生。

新 生
1543年这一年,波兰人哥白尼《天体运行论》、尼德兰人维萨留斯《人体构造》出版,前者用观测和数学工具提出“日心说”模型,刷新了沿用一千多年的托勒密“地心说”体系,后者以精美的绘图展示人体解剖结构,与教会宣扬的用于肯定上帝存在的盖伦学说相异。临死出书和用语巧妙的教士哥白尼是幸运的,维萨留斯作为西班牙王室御医,仍以“巫师”“盗尸”等罪名被宗教裁判所定为死罪,赦免后身无分文的他倒在被逼迫的朝圣悔过之路;布鲁诺四处传播“日心说”显得固执和张扬,他被自己忠心耿耿的天主教会视作“异端”,1600年公开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——教会的权威不光是脸面,更关乎利益,他们要坚决捍卫。

那时,天文学的进展尤其引人瞩目。17世纪初,开普勒在第谷观测结果上,提出行星运行三定律,指出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情况。

意大利人伽利略?伽利雷(1564-1642)自制最早的折射式望远镜,观测天体发现了木星四颗卫星、土星光环、太阳自转、金星和水星的盈亏……为当时备受嘲讽的哥白尼学说提供了确凿证据。

伽利略不盲从不轻信,他怀疑亚里士多德的理论,于是设计了小球在斜坡滚动的实验,以确定物体运动和停止的原理,也设计了著名的自由落体试验,看大小不一的球体下落速度是否不一致——实际上并没有在比萨斜塔进行。

“可计算的当计算,可测量的当测量,把不可测的变为可测的。”伽利略坚持用耐心观察记录和可测量的实验验证各种假说,而不像过去的哲学家依赖思考和辩论,彻底推开了科学实证的大门,是当之无愧的“近代科学之父”。

伽利略因论文、发明、实验早早便成名,先后在比萨、威尼斯等都市的大学任教并安心“科研”,然后在艺术中心佛罗伦萨宫廷享首席数学家、哲学家的荣光。因不支持“地心说”,科学结论“违背教义”, 伽利略人生最后二十多年被罗马天主教会残酷迫害,“以一儆百”。他受刑罚,丧失自由,最终双目失明,晚景凄凉。

需要说明的是,伽利略虽主要凭一己之力开创新纪元,但和后世科学研究一样,成就他的事业其实不只靠一个人。前代天文学家不懈地观测、计算、提出理论,贡献了良好的研究起点。15、16世纪,新航路开辟,人口恢复,粮食增长,文教进步,孕育了理想的社会环境;武器、航海设备技术的提高,促进研究仪器更精密可靠;意大利的城市,一个个手工业、银行业或地中海商贸的中心,提供了充裕的资金保障,以及四方才俊共同工作、学习、交流的“人才小高地”。

方 法
那么,科学方法到底是什么?学者们各说各话,又都能自圆其说,争论不休,该听谁的?英国人弗朗西斯?培根——因一句“知识就是力量”而闻名中国中小学的那位——在实验家们的实践和笛卡尔《方法论》启发下,首次阐明了科学方法三步骤:一是观察,二是解释、归纳、推理后形成理论,三是用实验验证理论对不对。实验结果如果显示理论正确,则交给同行来评审,重复实验确认。同行是领域相同或相近的人士,他们发现了漏洞或差错,指出理论不正确,那就继续研究、实验,直至问题解决。

今天,我们科学研究仍然沿袭这样的大致步骤。不过在研究之前,要先查查其他人的研究结果,避免不必要的重复、浪费,并发掘值得深化、细化或创新的切入点。具体操作上颇有讲究,如实验设计尽可能严密,随机抽取样本(随机化原则),安排合适的对照组并对比结果(对照原则),重复地取样、测量和实验(平行重复原则),平衡处理和齐同对比多种影响的因素(均衡原则);如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,数据忠实记录并保存好,不歪曲、不篡改;如运用统计学,描述定量资料的集中、离散趋势,分析相关性……

遵循培根的设想,1660年,一个纯粹的、独立自治的研究机构——英国皇家学会——在伦敦成立。英国之前几乎全歼了荷兰“无敌舰队”并刚刚打赢了第一次英荷战争,取代“海上马车夫”荷兰的全球霸权指日可待;正在进行的资产阶级革命,继16世纪马丁?路德宗教改革后进一步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政治。英国的上流精英,有合适的条件开展研究。

那些年,哲学家、工程师、艺术家的分工并不明确,跟其他学者一样,皇家学会院士胡克多才多能,取得跨领域突破。他发现弹性定律,设计建筑,发明装置,为“细胞”命名……其亲手编绘的“绘本”《显微术》揭示显微镜下的生物世界,成最早科普畅销书,激励了下一代。

16—17世纪的欧洲,生物学研究生物成长,化学研究空气,地理学研究岩层、地磁,光学研究光速和光的本质……不仅在天文学、物理学,各个学科一扫陈腐,欣欣向荣。

是的,科学,出现了!尽管还挂在自然哲学名下,但已初步成形。以追求真理、获取真知为目的,采取科学方法,运用逻辑、数学和实验,尽可能排斥主观偏差,科学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,成为人认识世界的最牢靠最有力工具。这场快速掀起、持续上百年的“科学革命”,也是人们认知方式和与既往知识体系区别的分水岭。学术团体的建立和壮大,科学逐渐完备。

科学诞生在欧洲而不在其他地方,有诸多机缘巧合,假如历史推倒重来,不一定有相仿的进程乃至相似的结果。重要的是,科学,不属于欧洲人专有,她是全人类共有共享的宝藏。

 

本文链接:

分享:
分享:

2人评论了“简明科学大历史(上)”

  1. Pingback: 简明科学大历史(中) - 9696 - 中文站 | 科普文章,文史知识,英文演讲和英文书籍

  2. Pingback: 简明科学大历史(下) - 9696 - 中文站 | 科普文章,文史知识,英文演讲和英文书籍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滚动至顶部